刘向阳走进教育拍摄学生们学生时的情景.
刘向阳和孩子们在一起.
刘向阳给贫困孩子送去慰问金.
一架不离身的相机,365个村庄的奔波,20多年的坚持,400多份不幸孩子的档案,刘向阳用暖暖爱心把这些融合起来,搭成一座温馨驿站,用镜头改变了108个孩子的命运。
刘向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十大热心肠人物。一万多卷胶卷、几十万张照片见证了他的爱心之旅。
辍学饱尝艰辛为了圆梦挨揍
1985年夏天,品学兼优的刘向阳在初中毕业前夕,妹妹得了重病,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负了很多债,懂事的他只好含泪离开心爱的校园。小小年纪的他背起行李到北京的建筑工地当小工,在外打工半年多时间里,身体单薄的他不得不和大人一样去参加繁重劳动,饱尝生活艰辛。被生活所迫的他下定决心去学一门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向阳记得,小时候去逛庙会,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照相,只听“咔哒”一声后,人们的面貌就被印在胶卷上,那么清楚而逼真。他想,当摄影师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啊。年底,他回到曲阳,来到镇上的一家照相馆,不要工钱白干活,并留心学习照相技术。时间不长,他就把基本的拍摄、洗相技术学会了。
有一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借了300元钱,准备买头毛驴种地。经过反复权衡,刘向阳背着家人拿这笔钱到县城买了一架华夏135型照相机。回到家,自然挨了父亲一顿狠揍。从此,这个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开始了他真正的摄影之路。
一个大小伙子,整天东游西逛拍照片,在乡亲们看来纯属不务正业,况且学习摄影又是个烧钱营生,家里哪有钱让他来“烧”呢?父母的责骂让倔强的刘向阳离家到县城“自闯天下”。白天,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在乡村里为村民拍照,晚上回到县城,就挤在修车修鞋的小摊主、残疾人等租来的破房子里。这段近乎流浪的日子,让他深刻体验到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善良热心,体会到了被别人帮助的温暖。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