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网记者程建辉 通讯员王泽明)“廊坊要在构建环首都经济圈中’领唱’”、“对接北京,发展机遇来了,早做早主动、晚做就被动。”11月18日下午,河北省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在廊坊开发区会展中心接受中央省级媒体记者的采访时称。
对于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环首都经济圈”,,赵世洪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河北和廊坊的发展都到了新的阶段。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当成首要的核心战略,与此同时,北京定位是世界城市,但受到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亟需疏解城市压力、分散城市功能,也主动提出融合发展。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机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成为廊坊发展的必然要求。
赵世洪分析,环首都经济圈13县(市、区)中,廊坊有6个,可以说占到了“半壁江山”。北京要拓展,受自然条件限制西北方向是山,东南是平原、是出海口,所以只能选择向东向南。而东南几乎都是廊坊地域,区位合适、方向对头,6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去掉山区面积的北京城相当,有足够的承载力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廊坊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赵世洪坦言,对接北京,发展机遇来了,早做早主动、晚做就被动。
谈到北京与廊坊的关系,很多人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并将此形象的比喻成“大树底下不长草”和“大树底下好乘凉”。 赵世洪也为这两种说法取了一个名字叫“大树悖论”,各有道理,确有偏颇。他认为,廊坊与北京的关系是“树与根”的关系。北京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河北、廊坊却是支撑这一庞大躯干的深厚根系。
北京要成为世界城市,需要一个区域性的支撑联合发展。廊坊愿意融入到这一发展大势当中,为北京输送营养、解决问题。着眼深度对接京津、加快产业升级,并根据廊坊的产业基础,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形成以电子信息和休闲商务产业为“塔尖”,以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型农业为“塔身”,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塔基”的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抢占发展制高点。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就是重点发展电子通讯、光伏能源等产业集群,以规划为先导,以龙头项目为核心,推进产业配套,把廊坊打造成联结京津、独具特色的信息产业聚集区。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20%。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就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高水平休闲产业和各类商业设施集群,努力把廊坊建设成京津之间大公司、大机构和成功人士休闲居住、商务办公、保健娱乐的首选地。
赵世洪说,廊坊的发展得益于北京、得益于天津。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互补双赢”的思路,廊坊的经济取了长足的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始终保持在4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用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年的财政收入任务。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廊坊有了“领唱”资本。
当有记者问到廊坊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类似北京的“大城市病”时,赵世洪称,这个问题切中廊坊当下实际,廊坊的发展面临着两大危险,一是“大城市病”传染转移,二是廊坊低水平的发展。坐拥区位、环境、后发三大优势,廊坊不愁一般的发展,愁的是高水平的发展。为了防止“大城市病”,廊坊聘请了世界顶级的规划设计公司美国的HOK为廊坊把关设计,廊坊的概念规划作为最佳案例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廊坊对接北京,核心的问题解决好保持比较优势与逐步释放城市价值的关心,为此廊坊制定了“生态、智能”的城市定位和城市“组团”建设的格局,并以公共交通为先导,建现代城市。
有记者提出“是什么样的差异导致京津冀都市圈的融合速度迟于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以及老百姓在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中能得到什么实惠”,赵世洪指出,京津冀都市圈的融合速度迟缓有着多方因素,是历史和现实地交合。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公司总部可能会流到苏州,同样苏州的大公司需要在更高平台上发展了,也一定会迁到上海,它们类似于同质竞争。同时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和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差异是比较而言,差异大证明互补性强,所以京津冀发展更有潜力可挖。同城发展的好处,就是提高河北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让河北的百姓享受到同北京一样的现代服务。
相关阅读:涿州19条道路与北京实现无缝对接
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等全面对接北京 涿州加快建设京郊生态型卫星城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