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一年半来,大学生李晓玉似乎越来越找不到状态。一份份投出的简历如石沉大海,为数不多的几份工作无疾而终。他的妈妈说,当年孩子经过艰苦努力考上大学时,以为改变孩子命运的时刻到了,没想到大学毕业后,依旧没工作。市残联就业部工作人员称,社会对残疾人就业,依旧存在歧视。
最短一份工作做了八天
今年9月中旬,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的李晓玉接到了公司的口头通知:“不适合公司的用人标准,明天就不用再来了。”这是李晓玉的第三份正式工作,仅仅做了八天,而公司的试用期是十天。
“我不知道这是我试图找的第几份工作了。”李晓玉说,“其实公司的经理、车间主任对我比较满意,我自己也挺喜欢这份工作的,但总经理说我是聋人,我只能离开。”在离开公司后,李晓玉和前工友通过网络聊天时,许多女工替他感到惋惜,聊着聊着就哭了。
23岁的李晓玉家住石家庄市铁34宿舍,作为一名聋哑人,他对最近的这份电子器件组装工作非常满意,无奈厂方对他不满意,只能黯然离开。
李晓玉的妈妈王秀丽说,孩子在北京联合大学实习期间,就开始找工作,毕业前后一年来先后在景泰蓝厂、麦当劳、一家世界著名助听器公司、印刷厂、电子器件厂实习试用过,最终都没能做下来。“他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很难。”
考上大学时成为新闻人物
2006年6月份,李晓玉高中毕业,班主任找到王秀丽,希望李晓玉能参加高考。班主任老师说,孩子还小,如果自此参加工作,可能一生只能靠手艺为生。王秀丽和儿子沟通后,决定让他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单独命题的高考,结果李晓玉非常争气,考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王秀丽说,李晓玉非常聪明,可能上天剥夺了他的听力,便为他增加了智商。考上大学后,他自觉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情绪高涨。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们娘儿俩、班主任被邀请到电台做节目,讲述培养特殊孩子的历程。”王秀丽说,当时他们觉得社会这么关注聋哑人,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肯定没问题,找份适合的工作应该不会太难。
辞职在家,陪伴儿子长大的王秀丽与儿子一起祈祷未来——在北京的三年时间,李晓玉是在快乐中度过的,他学习计算机、美术等,希望将来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幸福地生活。
找工作连连碰壁
在大学期间,李晓玉和同学们商量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同学们也跃跃欲试。王秀丽说,她支持孩子每一个进取的信念,只要他能过得好。但从毕业实习阶段开始,李晓玉的信心就明显不足,实习工作的景泰蓝厂不但工作条件非常差,而且薪水不到千元,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责任编辑:丁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