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龚正龙、马国胜)11月2日,记者在石家庄文化广场的采血小屋,见到了坚持10年无偿献血的徐建刚、徐丽娟夫妇。在过去的10年间,这对夫妇已累计捐献出了34200毫升的鲜血,超过了7个人血液的总和。
“一次无偿献血,救了我母亲的命。我特别感激那个无偿献血的人。”徐丽娟说。因为这一份感激,她和丈夫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中。他们的儿子明年18岁,打算符合献血年龄后也要献血。
“1989年石家庄第一次组织无偿献血时,我就献血了,到现在已坚持21年了,共献血46次,共献全血8600毫升。这应该是石家庄献全血最多的。”记者见到“老牌”献血志愿者、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隋芳时,他正在组织倡议本院医护人员无偿献血。
对于血库存量稍微偏低的原因,隋芳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献血或无偿献血还有一定的误解,有的认为献血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有的对“无偿献血、有偿用血”心存疑惑;二是制度激励还不完善,献出爱心后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三是献血保障措施不到位,采血点布局不合理,献血不够方便。
针对这些问题,隋芳认为要探索长效机制。
对献血者要做的,就是消除误解。比如献血的间隔时间,原来是一个月,后来是三个月,最好对公众解释清楚多长时间献血最合适。现在献血法规定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这个时间应该是科学的。另外,血液本身虽是不要钱的,但装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检测、冷链储运等都需要成本,因此才“无偿献血、有偿用血”。
【责任编辑:丁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