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南湖当之无愧
在第五展厅《生态修复——取得的成效》展台前,来自南京的游客申伟才被一组数字大大震撼:
——利用500万立方米的垃圾山建成了绿树掩映、登高远眺的“凤凰台”;
——利用大大小小的沉陷坑整合成了11.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并与57公里的环城水系贯通;
——利用粉煤灰排放场建成了6.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
“我是搞规划设计的,能够想象这组数字意味着多大的工程量。”申伟才说,唐山在对工业废弃地综合治理的过程中,独创了利用采煤塌陷地渗水扩建人工湖泊、对垃圾山进行封闭填埋后进行绿化等生态修复手段,其经验值得推介。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修复是个世界性难题,唐山南湖采沉区治理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样本。”李树松认为,这也是南湖案例得以入选的关键因素。
2009年5月,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建成,以此为核心,一个占地91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型发展区域——— 南湖生态城初具雏形。
“依托一座公园再造一个城区,把生态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之中,南湖破茧成蝶的过程,正是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最好诠释。”李树松说。
通过南湖,让世界看到唐山
“啊,是冯小刚拍电影的那个唐山!”10月30日上午10时许,刚刚从浦西3号门入园,上海市民崔秀萍就被城市未来馆案例报告厅引导亭门前人头攒动的景象吸引过来。
崔秀萍告诉记者,她和家人不久前刚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所以对这座历经劫难的城市有着一份特别的关注。
参观结束时,崔秀萍又向工作人员“申请”多带了几本画册。负责分发纪念品的工作人员王曼则告诉记者,仅试运行和开展第一天,就发放纪念品和宣传画册1000多份。
坦桑尼亚留学生萨姆汉语还不够熟悉,在英文解说员的引导下,他逐一参观了每个展区,当记者问他感想如何时,他提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两个中文字:“神奇”!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了解南湖,也要让世界通过南湖看到整个唐山。”李树松说,相信在2010上海世博会的“唐山时段”里,“唐山元素”能够随着对南湖的认知渗透到每一个参观者的记忆中。
(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上海报道])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