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想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居然会有这么好的精神病医院。”9月14日到9月15日,中国青基会与NGO组织basic needs 中国项目负责人一道考察了平泉精神病防治院。basic needs负责人马爱丽对平泉县在精神疾病防治上给予了高度评价。
basic needs是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NGO,该组织准备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起开展一个帮助心理疾病患者和癫痫患者康复以及融入社会的合作项目。平泉县成为国内两个被考察的试点之一。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平泉合作很多,在联系捐建了多所希望小学的同时,我们还在平泉柳溪建立了一所希望医院。basic needs找到我们后,我们立刻想到凭借这所希望医院开展该公益项目。”中国青基会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来到平泉考察后,她们发现,平泉居然还有一家精神病防治院。这在中国乡村并不多见。
basic needs负责人马爱丽的父亲曾是冰岛驻中国大使,这位年轻的姑娘在父亲即将离任时来到了北京,并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度。并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
“从2004年到2008年,我在北京呆了4年,现在我在英国伦敦读研究生,听到basic needs要在中国开展项目,我立刻决定参加。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就曾听过承德是个美丽的城市,本来有机会来游玩,却因为公事耽误了。现在终于来到承德,来到了平泉。很喜欢这个美丽的小城。”马爱丽操着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在自己的想象中,承德应该很美丽,也很贫穷,就像她走过的印度的一些小城和乡村一样。可现实的承德比想象的要富饶美丽,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安逸。
“平泉的基础医疗条件比印度的好多乡村要好,我们这个项目要在中国设两个试点,一旦成功将在更大范围推广。我回去后,一定力促这个项目在中国落地。”马爱丽说,自己很喜欢承德、很喜欢平泉。
【责任编辑:刘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