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长:曹操墓有致命伤 暂称“疑似曹操墓”更合适
河北新闻网
2010-09-01 17:48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丁璨
【字号

本站搜索

 

 新华社石家庄9月1日专电(记者朱峰)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被确定为曹操墓后争议不断,著名曹操墓研究学者、河北省邯郸市历史学会会长刘心长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座墓地有曹操墓的一些特征,但也存在着一些致命伤,目前暂且称之为“疑似曹操墓”可能更合适,也有利于正常学术的争辩。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曹操墓做文献和田野考察的刘心长认为,安阳大墓出土的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是常识性错误。“当时正式公文没有‘魏武王’的称谓,曹操被谥封的‘武王’,是汉朝的‘武王’,而不是汉封的魏国的‘武王’。如果真是在曹操墓中埋葬了标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那就标明曹操已经篡汉了。这件事不论是曹操临终遗命,还是埋葬曹操时曹操的夫人卞氏和儿子曹丕干的,都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魏武王’的称谓在曹魏两晋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出现过,只是在南北朝及其以后的历史文献中才有记述。”他说。

  安阳曹操墓中出土的画像石被支持者描绘为古代“七女复仇”的故事。刘心长表示,这样题材内容的石刻画像出现在曹操墓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曹操生前曾下令严禁复仇,曹操墓中决不会出现与他反对复仇主张相悖的画像石。”

  曹操生前要求自己死后墓葬要“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安阳大墓被认为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对此刘心长也提出了质疑,并引用中国考古学者常借鉴的元代纳新所著的《河朔访古记·魏郡部》内容,其中描述了一处大冢,与现在的安阳大墓位置一样,但元代时却有高大的封土。“大约清代以后,这个大冢逐渐被当地民众平掉了。所以,把明代以前曾有过高大封土的安阳西高穴大墓,认定为‘不封不树’的曹操墓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

  安阳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三个头骨。刘心长将其视为否定曹操墓的重要证据,他说:“曹操墓应该只有一个头骨,最多也只能有曹操和与之‘合葬’的夫人卞氏两个头骨,不可能出现第三个人。”

  面对曹操墓真伪之争,刘心长认为解决之道在于互相尊重和沟通,相信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有对曹操墓真伪的认知力、辨识力和鉴别力。应该让考古专家与质疑公众相互沟通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探讨而不是相互攻击,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谨防”。大家应该在平等有序、融洽和谐的文化气氛中逐步深入地对曹操墓的真相进行探讨,这样才有可能逐渐接近历史真实。

  刘心长建议,安阳西高穴大墓可以先称为汉魏大墓或者疑似曹操墓为宜,是合适的、慎重的、负责任的,也是留有余地的,“公众对安阳大墓认定为曹操墓反映强烈,不是公众考古知识不足,没普及,而是考古专业人员对大墓出土文物研究不够,定性不准,这个认定环节上的缺陷直接影响到认定结论的可信性。国家应组织专业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墓。出土文物是对墓主身份作出准确判认的依据,有关部门也应该尽快全部公布安阳大墓发掘出土的全部文物资料,以便研究者和公众作出客观的鉴评。”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