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快巴侧门通向路边站台,可供乘客上下车
■“立体快巴”引发全球热议
据悉,这种零排放的“立体快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全世界独有的产品。
发展“立体快巴”无需占用新的道路资源。据介绍,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占用路面资源多,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况减少20%至30%。
这种新型交通方式每公里包括车辆在内综合造价约为5000万元,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至8亿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样里程的地铁则需3年。由于建设投入成本低、耗时短,以及后期的营运成本低,很多的城市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深圳未来泊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姜海告诉记者,目前,“立体快巴”即将落户北京的门头沟区。“这里将要建成一个绿色生态谷,需要低碳、高效的交通工具,预计今年年底投入首次试运行。”随着国内外媒体的连续报道,目前已有20余个城市对“立体快巴”产生了兴趣。
针对“立体快巴”是否可行的问题,各地网友、市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对这一新科技大力欢迎,认为“如此方便新颖的交通方式效果肯定不错”;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立体快巴”的安全性值得商榷,轨道、转弯、刹车、上下车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隐忧。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