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快巴完全参照快速公交系统交通信号原理,当它与轿车同步行驶时,一旦遇到路口、转弯情况,前方红灯及快巴身上的红灯会亮,轿车先停十几秒,待快巴转弯后再走。
夜间不使用时,“立体快巴”可停泊在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也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立体快巴的最大优点是在不改变平面交通形态的条件下,使交通立体化,使载客量可达到地铁的载客量,降低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并提高运行效率。
近日,一项由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新技术———“立体快巴”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封面。随着国内外众多媒体的报道,“立体快巴”逐渐引发了石家庄市民的热议。据了解,立体快巴所属的深圳未来泊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中了石家庄,有意在省会制造机车并推广此项新技术。
立体快巴底层两侧是镂空的,汽车在其下行驶,视线不受影响。
■“立体快巴”开创意交通先河
统计数据显示,城市主干道上,小轿车占用了70%的道路资源,而轿车的高度一般在1.6米以下,城市中一般立交桥及人行天桥限高4.5米。“立体快巴”正是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交通干道立体的空间,整合利用轿车2米以上至立交桥或人行天桥4.5米以下的高度空间运送乘客,从而解决现有道路拥堵的状况。
立体快巴完全采用电力驱动,利用700伏电力及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在站台顶面或天桥顶盖可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电力能源,实现零污染。
如此看来,“立体快巴”可以轻松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与污染的大问题。运行时横跨左右两条行车道,由于加高架空到2.1至2.2米,2.1米以下的车辆可以穿过“立体快巴”,与其在一条路面上同行,如同穿梭在一个移动的“时光隧道”一般。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