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式站台可供乘客从立体快巴顶部上下车
安全:线路专设,雷达扫描
如此新颖的设计,如何确保乘客和其他车辆的安全,如何与现有道路和交通系统接驳?
就此,宋有洲表示,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到了安全性问题。其中快巴的长度和宽度大于高度,翻车可能性很小,路面加宽,行驶过程中撞车和刮蹭的几率也会变小,而且“即便是有轿车撞上也不会伤人,因为乘客都在高于轿车的车厢内。
立体快巴的行驶线路和刹车等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其中行驶线路采用半封闭式,设有专门出入口,避免轿车随意驶入车道发生事故;车道上还设有限高龙门架,防止大车或超出快巴限高的车辆进入快巴道;快巴的刹车有“掐轨道刹车”和“卡轨道刹车”等方式,可实现即时刹车。
宋有洲说,车内还设置了雷达扫描系统,如果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跑偏,离立体大巴腿壁过近,灯光就会报警提醒小车。“即使轿车撞击到快巴,由很重的钢材构成快巴腿部也很抗撞。”
围绕类似问题,准备率先使用立体快巴的北京市交通部门,今年6月份专门召开立体快巴专题座谈会,就立体快巴项目的机车、道路管理、运营组织、应急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8月25日,姜海则告诉记者,关于车辆设计、性能、道路设置等可行性、安全性问题,已在上周五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专业项目组的测试。“今天交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是有关机构所做的第三期论证了。”
据了解,南车集团对于立体快巴投入设计生产也采取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其旗下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接受有关采访时表示,该厂尚未开始首辆样车的制造工作。
“具体何时开造,我们也没有确定时间,因为我们毕竟只是一个分厂,还需要南车集团总部的相关指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围绕技术、政策、风险等问题,该企业还将开展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