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载人 下面走车 立体快巴有望河北造

 

立体快巴底层两侧是镂空的,汽车在其下行驶,视线不受影响。

 

创意:移动隧道,车上载人,车下跑车

“上层用来运送人群,下面是空的,所占的空间只是两条车道的宽度。只要高度不超过2米的车辆均可在其下方行驶,如同穿梭在移动隧道里一样。”今年5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届科博会上,立体快巴首次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媒体,一位北京记者这样描述他的所见。

“立体快巴其实就是空中‘劈腿’的小地铁或者轻轨。”8月25日,立体快巴的发明者———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世公司)董事长宋有洲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进一步描述了这件新事物:每辆立体快巴分为4节,每节长10米,车体底层高2.2米,总高度4.4-4.5米,车体下面能并行两辆小型轿车。

宋有洲毫不讳言自己的小学文化程度,因为学历丝毫没有影响其成为拥有120多项有效专利的“发明大王”,风靡全球的礼宾花、全国推广的警用装备抓捕网等发明均出自他之手。

“遇上大堵车,看见小车被堵在路上无法动弹,而车身上面的空间却闲置,我就想能不能搞项设计‘车上走车’呢?”宋有洲介绍,自己因为对立体交通空间关注较多,所以萌发了“建两个行车空间”的想法。

这一想法随后成为整个发明的创新点:整合利用路面行驶中占用70%以上道路资源小轿车2米(轿车高度为1.6)以上及立交桥人行天桥4.5米以下的空间来减少现有道路拥堵。

有了初步设想和灵感后,宋有洲于2009年开始设计,几个月就拿出了设计初稿。他所提供的电脑模拟路面效果显示,立体快巴可与设在路边的公交站或天桥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两者互不干扰,避免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争道的情况。

靠着这样的设计,在宋有洲的众多发明中,头一次引发了如此广泛的关注。

8月25日,华世公司副总经理姜海告诉记者:“消息发布以来,已经有20多个城市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

交通拥堵作为城市病之一,无疑令许多城市管理者头痛。宋有洲表示,这项发明的投入实施,可以减少20%-30%的路面拥堵。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