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马路 通讯员张静、周伯胜)8月23日,笔者在武邑县清凉店镇李紫乡村的进村公路上,看见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手里拿着铁锨一下一下地垫路中心被损毁的大坑。路过的村民介绍说:“这就是李喜庭,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除不光为人们修路,还帮我们巡逻呢!”。
今年88岁的李喜庭,年轻时曾在深州市交通局路政处当护路员。1980年退休时,领导嘱咐他:“路好走了,车少坏零件,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正是这句嘱咐,让他退休后,依然和工作时一样,早晨吃完饭就带着铁锨出门,直到晚上才回家。一开始,老人只修村子的街道,村子的街道垫平了,就到村子外面大马路上去修,甚至帮着邻村修,去枣强、景县走亲串友也修。
开始村里人不理解,每次看到老人拿着铁锨出去修路,就认为“他是神经病,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知道图个啥。”可是老人一干就是30年,村里人服气了,对他的敬佩和尊重也越来越多。“我这人看到路不好走心里不好受,只要出门看见路上有砖头,不管多忙也得捡起来,就跟上了瘾似的。”老人说。
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简易的村道没有专人看护,排水不畅,常常是雨天一片泥泞,晴天坑坑洼洼。李喜庭老人主动承担起村道的日常养护、修补坑洼路面,有个别村民开玩笑说:“你这样干,还想活120岁啊!”他总是笑着说,“家家都有子孙后代,我只想尽我的力量,让孩子们上学方便!”
李喜庭老人表示,趁现在身子骨硬朗,要多为群众办点好事。他还表示,要在村里成立个护路队,让村民们都做点公益事业,为建设新农村贡献点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丁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