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的考生家长说:“当时,到华通学校后,校长和老师让学生们在煤企单位出具的工资表上以及与煤企的用工合同上签字。”
2010年版《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对报考对口招生院校的考生应具备条件明确要求: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要求年龄在30岁及其以下,工龄在两年及其以上,经所在企业同意,持单位介绍信和与所在企业县团级及以上人事管理部门签订的培养协议一式三份(所在企业、考生、报考院校各一份)报名。报名点负责审核协议书原件,并复印留存。考生家长们说,出事后,学校再让补手续都晚了。
果然,部分考生陆续接到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记者李强)
马上就评 造假不能放过 诚信更要保护
今年高考前,河北200多名考生以“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身份报名参加高考,签了《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诚信承诺书》,保证所填定的个人信息真实有效。然而7月份高考结束,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经调查认定他们身份造假,取消高考成绩。一纸承诺书并没有挡住造假的发生。
备受关注的罗彩霞案日前终于尘埃落定,但集体替考、高考加分等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在2010年4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对在高考中资格造假、考试作弊的考生,何时发现何时处理,并取消今年的高考成绩和录取资格;如果考生已经入学,则取消学籍。
然而,如此严格的规定并未让造假者、舞弊者知难而退。
在“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身份造假被弃录的事件中,很多学生一年需要向补习学校交纳高达5万元的学费。尽管考生坚称不知身份造假之事,省考试院仍认定在造假材料上签名的他们应该负责。同时,学校也难辞其咎,被收回办学资质。
在“一考定终身”的现行教育制度下,高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使有些人甘于铤而走险,学校在巨大的利益下,也不惜兵行险招。
然而,问题是,当越来越多的人背弃诚信,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学历、走入社会,谁又能保证他或她不会在更多的事情上弄虚作假,搞出更多学历造假、学术造假?如果教育机构诚信不彰,又怎能期待它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讲求诚信?
所以,造假不能轻易放过,诚信的底线不能轻易被毁灭,因为诚信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之一。
一个诚信的社会不是没有不诚信的人,但是不诚信的人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个诚信社会的形成,必然踩着不诚信付出的惨重代价而成长,同时需要法治的力量来规范。
200多名考生在几年心血白流后,如果能重新复习参加高考,还有机会成为名正言顺的大学生。
如何杜绝更多的人假冒“煤炭企业优秀青年”,亟待相关部门对制度进行拷问与反思,用法治彻底堵住造假的漏洞。
同时,需要广大考生洁身自好,不跨越诚信的底线。(作者王宏伟)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