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网讯(记者李云萍)一份调查显示,石家庄市区目前单独居住的老人占到老人总数的58%,有入住老年公寓愿望的占3%,有社会服务需求的占30%以上。“在现今的国情下,不能说哪一种养老方式优于另一种方式,最理想的养老状况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老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石家庄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杜顺庄说。
百度“社会化养老”一词,它所给出的解释是“对老年人的赡养方式由家庭向社会的转化过程及所产生的结果。内容包括:劳动就业和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以及社会参与和生存意义创造等多个侧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传统家庭中所承担的一些功能正在逐渐弱化,随着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不断出现,赡养老年人的责任逐步由家庭转向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要求社会能够提供各种需求的养老服务,是否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标志。
今年7月9日,由石家庄市民政局主办,全天24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等十大类百余项服务的12349社区服务热线正式开通。作为试点,当天,桥西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始申请办理市民政局专供的“百姓通”老人手机,持有这个特殊的手机后,老人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紧急求救,其求救信息将被迅速转至12349社区服务热线,从而对老人进行及时救助。
首批可以办理此款手机的老人计划是8万人。除此以外,早在几年前,石家庄就出台了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补贴、热价标准、用电价格等政策,对入住老人每人每年补贴600元。该市还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将“三无老人”、低保老人全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试点区桥西区、长安区享受购买服务的老人有3377人,政府每年支付服务金额300余万元。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该市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石家庄市民政局等五家单位联合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各县(市)普遍建立一所以供养“三无”老人为主、面向城镇其他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市区为老服务站要覆盖95%以上的社区,农村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多功能的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以上的行政村能够通过集体组织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到2015年,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良好运行机制,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一个能够充分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正在我市逐步形成。
“养老”是全社会的综合工程。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基本守则。有了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参与,老年人才能真正地实现“老有所依”。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催生了形态多样的民间组织,他们是国家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