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产业新优势
——写在黄骅综合大港即将开航之际
“建设好港口,搭建好平台,培育好产业,聚集好优势,形成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支撑。”省委、省政府对黄骅综合大港寄予厚望。
曾经,这片盐碱地被称作“中国东部沿海的塌陷地”;今天,这里已是机器轰鸣,脚手架林立,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翻开渤海新区招商引资“成绩单”,产业聚集之势清晰可见:入区大项目122个,总投资2420亿元;26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内,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初具规模,昔日的苦海盐滩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国”字号、500强企业云集构筑产业高地
中钢、中海油、中化集团……迎着海风行驶在渤海新区,一个个“中”字头、“国”字号的大企业大集团不时从车窗外掠过,成为最抢眼的亮点。
“我们要上就上大项目,真正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产业聚集区。”现在平均每天要接待三四批中外客商的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赵振清,全然一副“选商”的架势。
他告诉记者,重化工、装备制造业向临港地区聚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渤海新区挂牌成立,特别是综合大港的建设,加快了产业聚集的进程。目前,沧州市已确定以渤海新区港城区、中捷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海兴、黄骅等沿海临港区域为载体,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石油等资源,吸引生产要素向沿海聚集,全力构建化工、电力先进制造业和物流集散中心的沿海经济发展框架。
被“圈”在这个框架内的地方,开始以沿海的思维和视野,重新考量自己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的角色和定位。他们完善软硬件建设,倾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下大力培育和提升综合竞争力。渤海新区凸显吸纳资本的“磁场效应”,吸引法液空、美国气体、华润集团、中盐集团等一批“国”字号大企业以及世界500强纷纷落户。
“这是中海油与河北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在中海油中捷石化公司,总经办经理王辛刚坦言,正是看中了黄骅大港的优势,中海油收购了当地民营企业中捷石化60%股权,并投资80亿元,实施炼化质量升级和安全环保改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原油加工能力,未来两年,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将达到850万吨,是现有水平的3倍多。
“现在我们招商‘门槛’越来越高了,投资规模小、投资强度低的项目坚决不要;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坚决不要;不符合区内产业布局的项目坚决不要。”面对主动找上门来的投资商,赵振清表示,渤海新区的临港产业必须高起点、高规划,必须选择高成长型、高科技、高附加值、节能环保、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
中钢与宝钢合资兴建的全国最大镍铁项目、伦特石化公司建设的全国最大沥青生产基地、中化集团投资打造全国最大TDI项目等一批“全国之最”,正在渤海新区构筑起新的产业高地。
“这些产业支撑项目的入驻,将促使渤海新区经济结构焕然一新。”赵振清说,伴随中钢、中铁等大型企业的成长,必将拉动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下游产业;而随着中海油入驻,化工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增宽、加厚。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