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移香太行
七旬茶人太行深山十年深耕终获推广
上海世博会河北馆,每天的威亚表演都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然而,大型LED背景墙上出现的一幕总是让很多人疑惑,无数纯净的绿茶在屏幕上凌空飞舞,许多观众会联想到,河北产茶吗?或许,现在只能由受过培训的人员给他们讲解赵州禅茶的故事,而在并不久远的某一天,国产上等绿茶中,突现的河北绿茶会替他们答疑解惑。
近日,市民建言“太行种茶”获得一等奖,在山区试验了十多年的茶叶种植,将进入推广阶段。
政工干部太行种茶
人过30不学艺,张占义学艺那年是57岁。
一切皆因机缘巧合。1997年,张占义和同事到柏林禅寺参观,听说他们来自科研机构,主持明海便问起寺内树草枯病的原因,得到科学解释后,明海大悦,请他们到室内用茶。
品着香茗,明海对宾客讲起了这赵州禅茶的来历,虽然茶香从唐朝弥漫至今,但河北是否产茶,史料并无明确记载。
能否将南方的茶叶引种到北方,烹制成真正的赵州禅茶?明海的这一建议被张占义牢牢记在心底。回到单位,张占义开始试验从南方引进茶叶种植。
将茶叶从南方引进到北方,从高层到民间都有这样的愿望。一项名为“南茶北移”的科研项目已在中国进行了多年,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山东日照等地引种均获成功。
然而,这些南方移来的佳木向北发展时遇到了瓶颈,它向北没有越过崂山,向西没有越过泰安。这两个刻度一向被认为是南茶北移的生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河北的太行山区,也零零星星进行过南茶北移试验,这些试验在遭遇挫折后大都偃旗息鼓了。年近6旬的张占义要做一件违背科学,去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吗?
彼时张占义的职务是河北省农科院蔬菜与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他大学的专业提思想政治教育,在进入这家研究所之前,他当过10年农业副县长,没有任何与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背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政工干部。
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张占义只身来到了位于杭州的中国农科院茶研所取经。听说了张占义的情况,研究人员被他的勇气折服,递给他几本科普性的小册子,表示随时愿意受他“遥控”,电话指导他在种茶中遇到的难题。得到这些大专家的承诺后,张占义仍不肯罢休,他来到浙江农大,买下了所有与茶相关的书籍。
回到石家庄,张占义一边从《怎样种茶》这些最基本的科普读物学起,一边在家乡灵寿县五岳寨附近物色了一块不到一亩的地方种茶。那是1998年,从南方引进的一万株杭州龙井43号长在了太行深山。这些来自温润南方的绿色天使,从此要在水瘦山寒的太行山区扎根。
1999年年初的天气特别反常,白天天热,晚上则要经历雾、霜、冰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这些茶苗要在太行山过第一个年,它们是否扛得住冻?一连许多天,张占义的心悬着,像看护襁褓中的孩子一样,生怕自己做得不周到,让它热着了,冷着了,饿着了。期间,他给杭州打了好几个电话,问叶片上有雪会不会冻坏,专家说,只要叶子不打蔫,没事。
一连7天,张占义寸步不离,蹲在地边盯着叶子看,看得眼都绿了,结果是安然无恙。
一年有大半部分时间住在茶园旁的临建房里。经过了3年漫长的忧心和等待后,张占义的茶园出茶了。茶叶品质如何?2002年,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让张占义心花怒放,“绿润、匀整显芽,绿明亮,栗香浓郁,浓醇、鲜爽回甘,绿亮、嫩匀成朵”,这些用于评价名优绿茶的字眼,竟然出现在第一次引种成功的自己的茶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