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蠡县93岁抗战老兵韩大唐,虽然只上过一天半小学,却酷爱绘画,并根据自己当年的战斗经历,创作了“打鬼子”系列作品。在“八一”建军节和抗战胜利65周年到来之际,老人打算在网上办个画展,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当年抗战胜利的不易。
韩大唐老人1918年出生于蠡县小陈乡南大留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时局混乱和家庭贫困,他只上了一天半小学。“七七事变”后,刚满20岁的韩大唐加入了当地的人民自卫军,后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特务连,在蠡县、高阳、博野、安平等地打游击。
据老人回忆,他印象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发生在博野县境内的横头村。当时,出来扫荡的鬼子在潴龙河大堤上遭遇我军伏击,鬼子退入废弃的砖窑坑顽抗。为尽快解决战斗,我军设法运来了一门大炮,但仅有三颗炮弹,还是搞敌工的同志用棉花从敌人手里换来的。前两颗炮弹发射后,不是近了就是远了,均未击中敌人。仅剩的第三颗炮弹打出去,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窑坑,里面的鬼子死伤一片。
激战中,残余的鬼子放出信鸽求援,调来飞机和增援部队包围了我军。韩大唐在战友掩护下,冒死冲出包围圈去求援,以对增援之敌实施反包围。由于我军援军有限,指挥员便使用“草木皆兵”的办法,使包围圈内和圈外赶来增援的敌人,都以为遇到了我军主力部队,最终仓皇撤军。
老人说,就是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与他同村的战友崔旺、指导员赵社众都壮烈牺牲了。
抗战胜利后,韩大唐回到家乡,一直过着普通农民的平淡生活。虽然识字不多,但韩大唐非常喜欢绘画。每到农闲时节,他就买来绘画颜料练习,甚至拿根小木棍儿在地上练,渐渐地还真画出了自己的“风格”。
随着年事渐高,当年打鬼子的战斗经历时常如电影一样,浮现在韩大唐老人的脑海中,让他难以忘怀。文化水平有限的他,便打算以画作的方式,记录当年经历的战斗场面,并给自己的作品起名为“打鬼子系列”。 目前,韩大唐老人已经完成了十几幅反映抗战场面的作品。
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老人的技法大多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玉米秆、布头、海绵等,都是老人制作画笔的材料。了解到老人的心愿,家里的晚辈也都非常支持,并为他买来创作所需的纸、笔和颜料等材料。
在“八一”建军节和抗战胜利65周年到来之际,老人准备在家人的帮助下,将“打鬼子系列”及平时创作的近百幅其他题材的作品上传互联网,办一次网上画展,让成长在和平时期的人们都知道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记者汪洋 通讯员刘东兴)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