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给举步维艰的乡土文化“施肥”

 

    李建民给记者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前年6月份,县某通讯公司为促进手机业务到游庄村为村民放电影。播放的是港台片,观看的村民寥寥无几。一位村民对该公司的职员说,放的啥呀?看不懂。还不如俺村建民拍的电影好呢。当晚联通公司人员找到李建民向他取经。

 

    “我就告诉他,现在农民需要的精神食粮要是通俗易懂的,能从中受益的。这样既娱乐一把,又从中学到东西。没想到,这家公司人员要当场要买几套我的作品,到别的乡镇去放。我也来劲儿了,当即表示,只要是农民喜欢的东西,我免费赠送。”李建民有些得意地说,农民才最清楚农民需要啥“食粮”,所以有农民站了出来,要开辟农民自己的“快乐园”。

 

    多少年来,农村一直被认为是“文化的洼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农民”开始自觉追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郝俊臣是石家庄西兆通村民,曾拍摄过《石门东郊手枪队》。他也有着同样的观点,“毕竟现在乡土气息的东西太少了,而只有农民才更了解什么才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过去我们看到的一直是‘大历史’,那都是城里人和专家搞的,现在农民们日子好了,开始拍摄自己的‘小历史’了。”

 

    “农民拍摄影视,想法很好,增加了农民的文娱活动方式。但拍摄一部片子要投资很大,单靠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郝俊臣也有着自己的忧虑。

 

    农民自娱自乐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我的片子在县电视台播放后,县里给了高度的肯定。后来拍摄资金上,政府也积极帮助联系赞助企业。”李建民坦言,县里曾支持过他6000多元,一家自行车厂家也曾赞助过1万元现金和5辆自行车。但这些对于拍影视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李建民说,他也理解当地政府的苦衷。作为一个省级贫困县,尽管这两年大搞县域经济,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财政预算还是比较吃紧,农村文化相对匮乏。该县除了保留每年春节期间焰火晚会和花灯展所投入的文化经费大几十万外,很难支付其他的文化活动费用。

 

    记者了解到,2007年正月十六,是该县梅花拳申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第一年,全世界的梅花拳弟子、武术爱好者以及中央、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云集该县梅花拳的发祥地后马庄,共庆申遗成功。由于囊中羞涩,该县官方也没有组织参与活动。种种迹象表明,更谈不上去扶持李建民了。该县一位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告诉李建民,想得到政府的扶持,一分钱也给不了你,你只能回家种地。“就像我们农民种庄稼,就算你是个行家里手,种出来的秧苗很结实,但没有生存的土壤,它在茁壮也不能存活。”说起乡土文化的土壤,李建民感慨万千,他说,邢台市目前活跃着许多影视人,像张耀文、刘非、赵东华、海龙等,如果把这些人笼络到一起打造邢台影视文化,“我敢说可以跟赵本山带领的刘老根大舞台相媲美。只是目前看来,和我的处境差不多。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举步维艰。”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