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给举步维艰的乡土文化“施肥”

 

    对于出水才知两脚泥的泥腿子农民来说,拍电影、电视剧,无异于天方夜谭。是什么让李建民如此痴迷?初中就是同学的妻子高民英给出了答案,上学时他就对文学情有独钟,曾因暗恋一个女同学,悄悄写了两本厚厚的诗集。婚后,丈夫除了种地做生意外,时间多用在写作上。

 

    “一个农民说拍电视就拍电视,设备、演员、资金哪里来?”记者问李建民。

 

    “10多年,村里没放过电影。那时我就想拍一部自己的影视作品在村里放放,让大家伙儿乐乐。”李建民说,无论如何他都要拍,找不到钱,他去借,没演员,家人上,也要拍出来。

 

    在村民眼里,李建民家是最早的“小康户”,全村最早买上了卡拉OK和电脑。可为了省钱拍影视,李建民家的日子“急转直下”,冬天也不买煤取暖,被子都盖了好几年了也没换过新被罩。冬天去他家串门,冻得直跺脚。

 

    “为了拍影视,我和家人宁愿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有人说我瘦了,我只好说在减肥。其实我哪还有富裕的钱去吃好一点儿的饭。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几年我的头发都愁白了好多。”李建民说,现在光欠亲友的外债就有10多万,最难的时候,他甚至想过割肝卖肾。

 

    “有时候人就像岩石上的树,根子一旦扎下去就不好改变,再难也得往深里钻。”李建民悻悻地说,眼圈通红。

 

    农民才最清楚农民需要啥“食粮”

 

    和李建民一样,拍过电视剧《傻大叔的趣事》的平乡县古庙镇东马延村农民谭同朝,如今也因资金问题而陷入“困境”。“拍电视太砸钱啊,小打小闹我就搭进去8000多元。三年了,6集至今还没拍完,没钱啊。”刚从玉米地里打农药回来的谭同朝告诉记者,他现在不敢轻易涉足影视了,可心里还是痒痒。偶尔拍些小品过过瘾,图的是个乐呵。

 

    李建民和谭同朝拍摄的大部分都是农村剧。因为有着共同理想,又是同乡,俩人有些惺惺相惜,“我们常常彼此安慰,我们就是一条被困的巨龙。”“拍戏那几天,街道里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我不得不提起喇叭指挥,并让人用绳子围起了‘警戒线’。围观的村民说,这比过年还热闹。农民自己演自己,比庙会唱大戏还有意思。”回忆起亲自导演电视的经历,谭同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伙看了两天热闹,有好奇的村民终于忍不住了,强烈要求剧组把刚拍好的乱七八糟的素材放一遍。挤在我家里,看到自己或亲人在摄像机前不自然的表现,大伙儿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多村民看了一遍不过瘾,一夜连看四遍,还要看。”“我们生长在农村,对我们农村、农民更加了解。现在农民日子富裕了,不再满足打打麻将,扭扭秧歌等传统娱乐活动,他们更需要时尚的娱乐方式,体验一下一成不变生活中的另一个角色。农民自拍电影、电视剧完全可以称之为农村新型文化。”有着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身份的李建民,说起话来总是很有深度。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